首页 > 足球 > 中超 > 坚持落后理念是中国足球的死结

坚持落后理念是中国足球的死结

发布在中超 2021-10-13 19:03:14    作者:大狠然

在中国输给沙特以后观察中国媒体的反应,可能是比中国队输球更让人失望的事情。媒体人觉得自己很懂球,但是他们坚持的都是非常落后的理念,始终站在过去的角度去看待现在的问题,在这样的舆论场里,是很难讨论足球并且得出建设性结论的。

最为典型的一个观点是:如果李铁在首发阵容里放进3个巴西人搭档武磊引领进攻,这样中国队的前场会出现3、4个不防守的球员。所以,他们认为李铁不让巴西人首发是正确的,必须要对手已经领先、思想松懈、体能下降的时候才能派上“不防守”的巴西人。

这种观点其实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足球理论,以意大利足球为代表。那个年代成名的此类足球教练有一些活跃到了21世纪前10年,但是在最近10年已经完全沉寂。给人印象很深刻的一位就是诺维利诺,他自己出生在巴西,但是足球理念完全是老式意大利足球,最喜欢的说话方式是:“如果派上谁谁谁,我们防守又少了一个人。”

专职防守或者主业防守的球员,这种理念在最近10多年已经被完全推翻,像赢得2020欧洲杯的意大利国家队,他们的中前场从主力到替补没有任何一个球员可以被视作“专业防守型中场”,加图索、帕隆博之类的球员都消失了,位置最靠后的若日尼奥是一个技术出众的巴西人。

是什么推翻了堆积防守人员的老式足球理论呢?以安切洛蒂和瓜迪奥拉为代表的进攻战术的发展。安切洛蒂把原来都是踢前腰的卡卡、西多夫、皮尔洛放到几乎垂直的一条线上,开拓了足球“深度进攻”的概念,对手遇到第一波冲锋队后退收缩,但AC米兰的进攻力量一层一层推进过来。瓜迪奥拉则在利用球场宽度上为足球世界提供了很多教材。巴尔达诺曾经调侃说,“瓜迪奥拉去海滩上踢球,会指挥一个队友站到水里,另一个爬到岩石上。”

在今天的足球世界,已经没有球队能够通过全面退守专心破坏获得长期的成功。当你全面退守,实际是变成了任由对方摆弄的几何模型,对方攻到边路让你横向被拉开,找不到缺口又往回倒吸引你压出,纵向被扯动,再又打到另一条边路横着被扯一下。沙特的第二个进球非常典型:中国队退守,沙特往右侧长传,于是中国队往右侧集体移动,然后沙特传左门柱,前锋刚好杀到。

统计学也从另一个角度推翻了堆积防守球员全面退守理论。从90年代开始,来华讲学的FIFA讲师们几乎前仆后继地想要传递一个信息:根据统计,足球比赛中最容易取得进球的机会来自中前场断球就地进攻。颇有讽刺的是,那些认为巴西人不防守的媒体人,必须漠视中国队第二个进球是如何取得的,恰恰是巴西人断到了球。

防守反击战术在现代足球仍然存在,而且大范围存在,但是能够取得成绩的防守反击战术,都有一个前提:不是依靠堆积防守球员,而是让足够多的进攻球员去参与防守反击体系,是以进攻为终极目标的防守反击战术,图赫尔在2020年在巴黎圣日耳曼差点借这样的战术战胜拜仁赢得欧冠,2021年在切尔西以这样的战术战胜了曼城终于如愿捧杯。

再追溯到2010年国际米兰的三冠王,很多人只记得穆里尼奥的铁桶阵,却忘记了穆里尼奥在前场至少拥有4个进攻为主业的球员:米利托、埃托奥、潘德夫、斯内德,外加右侧一个边路通吃的麦孔。

那么,如何让进攻球员有效地进入防守体系呢?这里体现的就是一个教练的能力了。现代足球的防守,如果必须让防守球员1对1,那么一定是糟糕的、危险的防守。现代足球防守的核心要素是封锁对方的球路,而且是从对方后场出球的环节就开始封锁。意大利赢得2020欧洲杯的一个关键,是对任何一个对手的出球球路都了如指掌,球员们非常明白如何破解对方的进攻,而且是从前场开始逐层破坏。

中国队对沙特的上半时实际是非常被动的一种防守方式,如上面所说,任由对方当作几何模型前后左右摆弄。如果仔细看沙特传接球的慢速,真的会很愤怒中国队浪费掉的大好时间。

实际上,当今世界足坛,大多数球队的出球路线和方式都不会非常丰富,往往集中在1、2个人,集中在2、3条出球路线。尤其是对阵沙特这样的球队,事先研究他们的出球路线太关键了。而且还需要研究截下皮球以后如何立即发动快速进攻,在队内训练时进行演练。这是李铁教练组严重不足的地方,因为他们一直在集训,拥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去演练,但是对阵沙特只让人看到了一个理念:我怕,我想退后防守。

李铁在巴西呆过,和巴西球员之间应该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足足1个月的时间里,从研究到演练到沟通到完善是绝对可以做到的。事实刚好相反,下半时派出巴西球员,他们必须就地熟悉对手。洛国富的那脚神来之笔很精彩,但真正踢得不错的是之后的阶段,中国队让沙特中后场开始不断失误了,可以看到巴西球员不仅是技术好,而且从小养成了很好的阅读比赛能力。

有人以中国队丢的第3球来批评巴西人不防守强调攻守失衡的问题,但要知道下半时中国队是2比1赢了半场,如果全场是中国队2比1,或者1比1,丢个球又算什么?

很多现在的球迷可能不知道中国足球媒体人的一些“执念”,从90年代到现在都是一样的。例如霍顿到米卢时期,很多媒体人执着于国家队谁踢“前腰”,因为他们深受马拉多纳影响,认为把带球能力最好的那个放到10号位置输送给前锋,4312无敌天下,于是出现过彭伟国前腰(换李铁的那场经典比赛)、张效瑞前腰、杨晨前腰等多种争论和版本……

这可能是中国足球永远的死结,我们的舆论场讨论的话题和理念,总是属于十几二十年前。

本文作者:王勤伯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