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足球 > 意甲 > 先喷法国,再刚美帝,后怼以色列…当年罗格为北京奥运会操碎了心

先喷法国,再刚美帝,后怼以色列…当年罗格为北京奥运会操碎了心

发布在意甲 2021-08-30 11:50:44    作者:halg

2009年10月中旬,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伯爵抵达济南,准备出席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11届全运会。这是罗格第三次出席全运会的开幕式了,此前的广东全运会和江苏全运会,罗格也都出席开幕式。

在济南,罗格赞叹道:“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全运会的开幕式,每一届全运会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届全运会,中国都向我展示了它在体育领域的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体育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罗格是在2001年7月16日的莫斯科成为第8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在三天前,北京刚刚获得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此前,中国人对于这个曾是橄榄球运动员的比利时人一无所知。在罗格当选后,比利时媒体才放出了萨马兰奇对罗格的评价:“他是一个对奥林匹克充满激情的人,热情而严谨。他从不惧怕未知的事物,敢于迎接一切挑战。”

虽然北京获得了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权,但包括罗格在内的世界仍然没有对中国有充分的认识。不过罗格率先迈出了第一步,他接受了中国的邀请,率领国际奥委会代表团出席了在广东举办的“九运会”。2001年11月11日晚,罗格在广州迎来了他在中国的首次亮相。“九运会”的开幕式十分精彩,给罗格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开幕式次日,罗格在接受采访时说:“开幕式很完美。现在有一件事我们已经可以确认,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已经用不着我们操心了。”此番言论并不是客套话,直到回到欧洲,罗格仍然在提及“九运会”的开幕式时赞不绝口,留下了“世界一流”的评价。

时间兜兜转转来到了2008年,中国在奥运年伊始就不断遭遇意外,从年初的雪灾到“3·14拉萨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的发声,每一宗事件都让即将举办奥运会的中国压力陡增。但同样遭受到压力的还有罗格,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态度,不断有政客以所谓的“中国侵犯人权”为借口,要求罗格重新考虑奥运会是否在中国举办,但罗格从未对此类言论予以理会。

2007年4月7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巴黎传递时,“藏独份子”和反华分子使用暴力手段破坏圣火传递,抢夺火炬。罗格在第一时间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谴责了破坏圣火传递的暴徒,同时罗格还委托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巴赫(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向法国体育部长拉波特致电,对在圣火在巴黎的遭遇表示了关切。拉波特在几天后公开表态,称“在巴黎发生的事件令奥运精神受到了羞辱,并损害了法国的国家形象”,算是为这起事件定了性。

罗格还提到了舍身护火炬的“最美火炬手”金晶:“我无法想象的是,竟然会有人袭击一个坐着轮椅的运动员,妄图从一个没有防御能力的残疾人的手中抢走奥运火炬。”后来罗格还向金晶表达了慰问。相比于立场明确的罗格,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的表现则堪称左右横跳,他此前的表态对中国很不友好,但又委托法国参议院议长去看望金晶,虽然在奥运会结束后萨科齐还在巴黎爱丽舍宫招待了金晶,但更多是出于对金晶曾呼吁民众不要抵制法国商超家乐福、理性爱国的感谢。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罗格随即代表国际奥委会分两次共捐献800万美元。罗格说:“这场灾难让奥运会陷入了危机之中,但我还是希望幸存者们可以重建家园,并能够在接下来的北京奥运会中得到慰藉,重新振作起来。”

在当时,美国媒体NBC发表社论,称“汶川地震拯救了北京奥运会,因为西方国家将注意力从对中国人权的批评转移到了对中国抗震救灾工作之中”。罗格对这番言论评论道:“我认为奥运会是向善的力量,可以缓解人们的悲痛。奥运会不是工具,但可以证明中国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直到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罗格仍然因为力挺北京奥运会而受到西方媒体的攻讦。法新社称“宗教份子和分裂主义者蠢蠢欲动,人权问题仍然存在,但罗格仍然选择支持这样一个国家举办奥运会”;《德国之声》则评论称:“罗格对北京的无条件妥协令所有支持奥林匹克事业的人感到失望”。

最终,在罗格无条件信任下,在中国人力求办好奥运会的决心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并举行。

即便在奥运会期间,西方媒体对于罗格的质疑仍然存在,大部分质疑主要体现在针对罗格对中国的“偏袒”。而面对质疑,罗格并没有屈从于压力,而是非常坚定的维护了自己对奥运会理念的坚持,成为了北京奥运会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闭幕,在闭幕式上,罗格称赞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无与伦比的”。在奥运会结束后,罗格这样评价道:“通过奥运会,世界了解了中国,中国也了解了世界,我已经看到了中国的变化。奥运会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比如大量奥运场馆、绿色版奥运的理念以及体育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财富将显得愈发珍贵。”

在举办奥运会前,罗格曾说:“将奥运会带到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一项壮举,让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类接触到奥林匹克,将深深地改变这个国家。我坚信奥运会可以证明,它有能力成为改变一个国家的重要因素。”

罗格还说:“我不得不为接下来的伦敦奥运会感到担忧,因为北京把举办奥运会的门槛抬的太高了,想要超越北京奥运会将会很艰难。”从今天来看,罗格当初的预言都已经成为了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演讲中提到了“5.12汶川地震”,并向在地震中遇难的人们致以哀悼。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前,以色列代表团联合德国和美国政府,要求国际奥委会同意在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为40年前慕尼黑惨案中被杀害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哀悼1分钟,罗格对于这一要求表示拒绝。此举不仅令以色列代表团大为不满,也让欧美媒体再一次质疑罗格的立场。罗格后来解释:“中国四川的地震是一场灾难,而慕尼黑惨案虽然很令人悲伤,但却是一场政治事件。开幕式的气氛不适合举办这样令人悲伤的事件。”

罗格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国际奥委会反对任何势力利用奥运会来表达任何政治诉求。罗格说:“国际奥委会是一个体育组织,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不会也不能强迫任何主权国家做出改变、干涉他们的内政,也无法消除世界上所有的弊病。但是我们一直在不断致力于通过体育运动,让这个世界向着积极的一面不断地转变。”

正是出于这一坚定的立场,罗格始终对中国充满了信心和支持。而且罗格对中国的了解也在与中国的不断交往中逐渐加深。在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罗格考察了中国的多个城市,并积极去了解中国的各种文化。2017年,此时已经卸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罗格还来到了中国,在四川的成都、德阳等地进行了访问。

在2011年9月22日,罗格在访问中国时再一次回顾了北京奥运会。他说:“中国已经证明了,它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举办任何大型赛事或活动,无论是上海还是广州。但可惜如果中国人民想重新在家门口感受奥运会的精彩,恐怕还要等至少20年,因为奥运会属于全人类,世界各地都应当获得举办它的机会。”

无论是罗格的行为,还是他对中国的了解亦或是态度,都足以让罗格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罗格曾无数次感谢中国,但中国更应当感谢罗格的信任,才得以让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在世界面前呈现,也让中国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在罗格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那段时候,正是我们怀着兼容并包的理念,带着激动的心情去拥抱、认识这个世界的年代。世界如同一副画卷,在罗格的帮助下,得以 在我们的面前。

雅克·罗格伯爵去世了,往日的画面却又一次浮现在脑海。那段日子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作者:苏联红军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